html模版老望江將變身"望江新城" 成為杭州重要樞紐
【摘要】杭州人記憶中的老望江正在脫胎換骨,截至目前,區塊內已入駐企業3500餘傢,2016全年信息經濟增加值總量達19.51億元,同比增長124.98%。這裡將是上城區擁江發展的主陣地、城市建設主戰場和經濟發展主平臺,是連接西湖時代和錢塘江時代的重要一公裡紐帶。



海潮寺街區效果圖

城中村改造,拆的是 村 ,造的是 城 ,華麗的轉身後,是杭州打造城市國際化、實現城市功能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

城中村改造,還隻是 簡單 的一推而平,之後就是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嗎?

這樣的想法早就 out 瞭。如今的城中村改造,更多的要求是挖掘片區的歷史脈絡,建設都市新區,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是杭州建設美麗中國樣板、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重大民生工程。

作為今年全市要打贏的 六場硬仗 之首,據杭州市城改辦數據,全年計劃征遷34468戶,截至7月14日,全市已完成丈量37717戶(109%)、簽約28248戶(82%)、騰空23917戶(69%)、拆除18462戶(54%)。

這些未來的 都市新區 現在如何,將來有怎樣的規劃發展?

昨天,杭州市城改辦組織的 城中村改造,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活動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都市快報將帶著大傢陸續走進杭城各區縣市,向大傢介紹城中村的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前世今生。今天,第一站,先去上城區看看。

望江門外曾是承包杭州人 吃 的地方

武林門外魚擔兒,艮山門外絲籃兒,鳳山門外跑馬兒,清泰門外鹽擔兒,望江門外菜擔兒。

提到望江門外,老杭州們會先想到肉聯廠的香腸,露天菜場的千張包,近江海鮮市場的皮皮蝦,胡雪巖故居旁的小龍蝦

早年間,望江門外菜農多,農民每天都要挑著菜擔兒從望江門進城。江邊交通往來便利,商販也樂於在此落腳,逐漸形成瞭各種民間美食集聚地。後來,肉聯廠、罐頭廠、面粉廠、食品廠等都陸續落戶望江門外,可以說,望江地塊很早之前就 承包 瞭杭州人的 吃 ,有著最地道的杭州味道記憶。

聚集的人多瞭,環境變得有點亂。

大傢印象中的望江老城有著密集的違章建築、破舊老房子、棚戶區,不論是居住環境還是衛生條件都讓人搖頭。特別是海潮社區附近,因為地勢低,下水系統老舊,一到下大雨,就水漫金山,污水經常沒過膝蓋。

我們小區原來有個鄰居寶根,做的瘤芥菜是全杭州最好吃的。杭州大部分農貿市場的瘤芥菜,都是從他這裡進貨的。每次醃菜,最怕就是碰到下雨天淹水,十多個快一人高的大桶,都要搬到2樓來,吃都吃力死瞭。我們都去幫忙的註冊商標申請台中。 原本住在海潮路43號的陸奶奶現在住到瞭同樣住在望江門的兒子傢,看著老房子一點點推平,廢墟清理幹凈: 聽說我們這一塊要恢復海潮寺,全都要修成河坊街那樣的老房子呢。

十三灣巷的居民坐在老房子前談未來

部分毀於1937年戰火

天王殿成為中策橡膠台灣申請商標廠倉庫

杭州要復建海潮寺

陸奶奶說的海潮寺,曾經就在望南區塊,是明代構建的廟宇。據明吳之鯨所編撰的《武林梵志》卷二記載:鎮海禪院,在永昌門外的仁和縣會保四圖,臨江為剎,俗稱海潮寺。與靈隱寺、凈寺、昭慶寺齊名。

海潮寺下院毀於1937年的戰火,隻留下天王殿,後來成為中策橡膠廠的倉庫,隱藏在橡膠廠的東北角,隻剩下周邊幾株近500歲的參天古樟,依稀還能看出曾經的輝煌。

2012年,杭州市規劃局計劃在錢塘江的南北兩岸復建海潮寺,分為海潮南院和北院,與臺山摩崖石刻,形成 三點一線 景觀帶狀格局。

我們在城中村改造摸底的時候,在橡膠廠內還發現瞭兩三口曾經屬於海潮寺的古井,這些都是歷史文化脈絡的見證者。 望江新城聯合黨委書記、望海潮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波表示,目前,海潮寺原址復建項目可行性研究方案已批復,規劃將海潮寺文化街區建設成杭州向世界展示禪文化和杭州派休閑文化的窗口區,杭州上城區文創產業和休閑商業的國際發展平臺。

朱波介紹,街區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其中海潮寺1.4萬平方米,由禪意寺廟和杭州院子的建築風格組合。規劃沿海潮寺周邊,寺廟的重建尊重原有的文化性,寺廟與望江裡的空間環境應實現空間融合,無縫銜接。

[1][2]下一頁

來源:杭州網 記者 嶽雁 圖片由上城區政府提供 編輯:張筱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ivg124e5g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